对抗焦虑的办法可能并不是闲下来,或者期待事情在某个时点清零后一切从新,没准可以通过更加主动的安排让情绪和压力变成配角,而自己则享受在自愿为之付出的忙碌中。
作者: Helen
讨我厌的人。
几个月没来更新,期间已经记不得几次打开撰写新文章的按钮,但是没能留下哪怕半个字。今晚在看管理经济学的复习资料,学习群里不停蹦出的消息提示框还是让人很是感慨,来自不同地方并在不同行业做着不同职业的人们,如果想要讨人厌–或者更严谨的说是讨我厌–还是那么的相似。大致分如下这么几种,并非穷举,就捡几个想起来的说说:
- 伸手党:哪怕就昨天发的信息,也懒得手指划一下手机,永远张嘴就问且都是要喂到嘴边,说到底就是完全自我为中心,如果要是还有点笨且自认为天赋异禀,就真的妥妥完全不想与此类人有任何交集;
- 装B党:比如最近有个刚入群的转班进来的同学,本科北大的外企HR而已,就一个转班入群的自我介绍写了洋洋洒洒恨不得上千字,组织个分享活动,前面开场介绍自己和自己组织活动的心情就得20分钟,主讲嘉宾满脸尴尬的都要抠手指头了;
- 笨且怪且轴的人:这条写的就有点欠揍,笨本来也是相对的,写出来感觉就在自诩聪明,这里想表达的是大众眼光下的聪明与笨吧,想专指的那些基本逻辑理不清情况考虑不周全却剑走偏锋老是有清奇的思路且不听劝的人,几次事情都砸这种人手里之后,就敬而远之了;
- 傲慢的人:可能我自认为是性格算温和(至少对除了家人以外吧,对自己爹妈就老师露出很烦躁没耐心的嘴脸,态度也不好),无论什么时候都会鼻孔看人或怪声怪气让人为难,所以如果遇见那种无论贵贱美丑傲慢到不可一世的人,真的绕道而行,还好世界待我不薄,那些优秀的、成功的、善良的、有趣的人,绝大多数都不那怎么傲慢。
说了不少了,感觉如果读到这些难免会去judge真是谁这么大言不惭,描述起自己讨厌的人来了,也不知自己是否也正讨人所厌。可真的就是这一点笔者还就是有点自信的,跟职业有关吧,深感因为一些不对称的片面印象主观就给人打上否定的标签真是太easy,所以越是贴近管理层、越是做与人相关的工作越是要用更开放、更长期和更辩证的角度去看待每个人,发现长处和美,并从发展的角度去推动事情成功。
冠冕堂皇一番给自己找了点理由,但是并不妨碍还是有很多人很让人讨厌呢,哈哈。
真心。
有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念叨的多了就会成真,而还是要看是否真的动了心思。比如频繁的职责变动看起来是在被动的接受,但如果真的实话实说,其实也并不是不感兴趣,觉得多接触一些,也真的还挺好的。也有点被好奇心驱动着。
今天见了个老同事,年长我几岁,也带过我一阵子,但说实话人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很多年不见的时候,会更能体现出差别。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总结来说,就是我觉得我自己真的挺不错,哈哈。
每天都在面临挑战和适应变化的节奏,也有焦虑,但感觉自己做的还不错哈,那就继续加油吧。试一试,不行再说不行的。
新,挑战。
见到了红衣教主,然后马上要接互联网的业务,这周也要开课了,一面向日葵一样照耀和鸡血着别人,一面自己其实已经紧绷又疲惫了。哪里都是浓缩的世界,每件事情都是需要带着脑子去处理。
老板娘看起来就是个情绪化的人,偶尔会觉得这里给了这么大的战场是个机会,一面又会觉得何必在这样无规则的游戏里冒风险,是否就是浪费时间。也许,很快时间就会给出答案,但也确实有点煎熬。觉得每天在做的,不是事情,而是在人性的边缘游走,哈哈。只是暂时连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都做不到,如何再去平衡学习。
还会有点哭闹的。
糟糕。
还有什么比没法在自己家自在的睡觉和起床更令人糟心的么。
没有。
如果非要有,大概也是其它形式的自在在家也都无法实现吧。
s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