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分离焦虑

其实这次回威海过年的时候就感觉到小主儿老是有种我俩会突然消失的恐惧,所以经常念叨“爸爸去哪儿”“妈妈去哪儿”,这次回京后生病,对爸妈的依赖似乎更严重了一些。今天早上和老公一起出门前,小主儿哭的撕心裂肺的,哭的横膈膜都抽搐了,看的为娘很是心酸。尤其是跟他讲了半天道理,说晚上爸爸妈妈会早点回来之后,他就委屈巴巴的说爸爸拜拜和妈妈拜拜。有种强装坚强的楚楚可怜,所以,这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分离焦虑么?

当妈的我今天也是开车上班了,希望之后的周末,能更顺利的带全家出门。虽然十几公里开了40多分钟,全程均速还不到20,真的是弱鸡中的战斗机了,但是我会坚持下去的,摆脱我的驾驶恐惧。(虽然其实我觉得我开的还可以。。但真的就是不喜欢开。。)

感觉从这周开始,要好好重整生活节奏,运动、阅读、努力工作!

周日的午后,父母去买菜,老公去学校,我哄了娃睡着,回到充满生活痕迹的略显拥挤的客厅。阳光正好,只想拿出一本书,歪在沙发好好读上一段。

新的一年,不敢贪多。

大年初五,迎财神的日子,我们带着小屁孩儿从威海开车回到了北京,结束了从2018年4月开始的周周小盆友的威海老家旅居生活。小朋友在快速的长大,第一次做父母的我们俩大概在这次独立带娃回北京又面临几天没有老人协助时才第一次感受了真的的亲子感受。先记录一下小主儿近期的一些语录:

  • “周周吃糖么?”“不吃,吃糖牙疼肚肚疼。” 看到棒棒糖,“pangpang糖,牙不疼,肚肚不疼。”
  • “周周霸王龙哪里大呀?”“牙大脚大!“然后用力跺脚学恐龙走路;
  • “剑龙,有chi(刺)”,”角龙,有chi(刺)”,“腕龙,脖子长(说不清)”,“妈妈,这个不知道–妈妈答肿头龙–周周回:对”;“副栉龙,一样一样的(指着在长途服务区买的副栉龙绿大Nong(龙)玩具”
  • “不看手机眼不好”
  • “奶奶生气什么样?”“哎–(叹气状)”;“姥姥老胡生气什么样?”“(嘟嘟噘嘴状)”

拜小主儿所赐,短短几天就认识了十多种大恐龙以及超级飞侠的各种角色,小朋友很爱笑,大部分时候也还算可以听得懂道理,情感挺细腻的,如果察觉到大人要出门就会开启单曲循环模式的问“爸爸(或妈妈)去哪儿?”一遍又一遍,看的人有些心酸,也能感受到孩子小小的心灵有些担忧突然被父母抛下。

新的一年,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把自己的状态和生活的节奏都调整好。好好吃饭,好好锻炼,努力照顾好娃的起居。至于工作上,在这一年并没有什么大的企图心,希望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一些,更有掌控感就好。可能是因为受很多vlog博主的影响,还蛮像买个相机记录生活点滴的,嘿嘿,不想丢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想做个体面的中年人

年轻的时候大概是无论怎样都无法去描述什么叫精力不足吧。但是每天摸着黑回到家,一下子摊在沙发上的那一刻,真的有种万念俱空就这样一动不动便是完美了。娃节后才回北京,生活上也不是很自律,除去工作的时间,真的觉得每天都是在主动的浪费时间。有种想给自己立个flag但是又懦弱的不忍心严格要求自己的感觉 。

感觉,有点糟糕呢。

昨天,开了总部的条线会,做了个没抓住重点的汇报,看到了小人得志的嘴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都有自己愿意盲目相信的信条。那些笑脸后面的肮脏与罪恶,丑陋与不齿,真的都不忍去回忆。虽然不想承认自己也在朝着油腻的中年人的方向迈进,但又边前进边不齿,真是有够纠结的。

上个周日的下午,突然得到这周要参加会议做报告,于是废柴肥宅不得已出门去Indigo转了一圈,买了条西裤又去pageone翻了几本书,除了非常具有仪式感的买了村上的新书,还买了本牛津词典回来。天知道我在书店看词典竟然获得了内心的宁静。这种感觉真的棒呆了,必须带回家才行。

春节将至,新的一年即将过完1/12,新的一年自己到底是有怎样的期待和愿望,又有哪些目标和任务,春节前还是要逼自己都梳理清楚,然后一字一句的写在新的招财猫moleskine本子上才是。

还有件事,就是音乐带来的时光感。听到了多年前大学期间同学录的歌,青涩但却一秒就把自己带回到旧时光和旧岁月。想起那正好也是大概岁末年初,也是大概有时脆弱有时迷茫。是自己的进步太少,还是困难进阶的太快。不知道如果真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怪兽,我的那头会不会也太过色彩斑斓了一些。写不下了,碎碎念带来的解脱感已get,那么就在真实的虚拟人生中好好闯关吧。加油。亲爱的自己。

透支了?

前阵子看见一篇文章写“人的毅力是有限的”,短时间内安排太多必达的目标,或许也会有崩盘的风险。此时此刻的我–或者说已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了–感觉有点糟糕。也真真实实的尝到了几次让人后悔的苦果,既浪费金钱,又浪费精力。

今天就又是这样。觉得很沮丧。时间滴滴答答流过,看到 一些老照片一些过往写在的话,很感慨。比如下面这张。2008年的6月,那个有点热却十分难忘的夏天,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在哪里?做着什么?还是否记得十年前曾经信誓旦旦许下的承诺?

一旦陷入类似的沮丧,整理电脑里的照片和文件,或者去读一些旧时bbs和blog盛行时的文字是非常减压的。心中会暗暗盘算着岁月的流逝,比较着自己的成长。都市生活容不得沉沦超过一天两天,马上就会连滚带爬的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去了。回忆是回不去的乐园,远方是捉摸不透的迷途。虽然告诉自己不要愚蠢的去问人生的意义这样无解的问题,但,真的难免有那么几个瞬间,有点厌倦了重复与没有尽头的琐碎。

最后的最后,被拉回现实的动力,往往就是那残存的好胜心吧。

小感慨&时隔三年又回长春。

多年前看sex and the city,看到carrie对着mac book打字的场景就很羡慕,有精致的生活和睿智的头脑,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我对着电脑啪啪敲打着键盘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仿佛还差着好远,无论是离理想中的生活还是理想中的自己。

早上晨会的时候站到了后排,看了小宝在公号更新的夜话,讲到荷尔蒙,也是有点感慨,想着如何如何生活还是待我不薄,至少看见汪汪的时候每每觉得自己还不是死水一潭,已是万幸。毕竟有爱着的人,持续爱着,是多么幸运。然后看小宝提到这么多年已经没有了ex的消息,我就又有点感慨,微信啊QQ啊肯定都是删了的也不会再加回来,说什么分手再做朋友,也是没有可能。可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偶尔某个场景下就会想起些从前的人和事,但却没有办法完全复原彼时的心情和心境了,那些青春的日子,如果让我重新来过一回,我只想多走些地方,再多读些书。其他,倒是也没有什么大的遗憾。

国庆期间时隔三点多又回了家乡,然后在长春其实并没有呆多久,无非围着离家比较近的地方转转,倒是带着父母去了趟哈尔滨,都是东北城市,差别微乎其微,好在秋高气爽天气成全,算是不错的出行。每次回到家里,都才让我更认清自己,但这并不一定能帮我变成更好的自己,要记得自己根在哪里真的很重要吧,但于我而言,这倒不见得是最好的。心情真是颇复杂。

没有去高中和大学,没有去桂林路和红旗街,没有吃李老二炒粉和锅包肉,只想多待在自家被窝里赖一会儿。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否有这样做鸵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