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年纪都有第一次。

昨天突发奇想录了第一期播客,大概15分钟,用小宇宙的app录的,也没有剪辑,非常草率的就发出去了,内容是关于infp的,基本是照着逐字稿磕磕绊绊读的,然后用1.5倍速自己听自己的声音还是觉得很奇妙。笨拙又可爱。后面想好好策划策划,我觉得自己声音不难听耶哈哈。

9月份去东京旅行也经历了几个第一次。第一次吃到了omakase,近距离的看着笑容自然的大叔制作美味,被服务的很周到,也被食物深深的治愈到。第一次去了迪士尼,确实很梦幻和美好。第一次去了银座的mikimoto店,拥有了公主的第一串珍珠项链。虽然这次的旅行真的因为发生了太多事让人疲惫,但在远离家的炙热的阳光下、清新的空气里,还是嗅到了不同的味道,也看到了不同的彼此。

回来后的周末做了第一次心理咨询,虽然只是首次的评估,但对我来说也是太值得记录的一笔了。没有拖延,也没有因故取消。如约甚至提前了些去等待。有好好的表达,也有不禁泪落。有在此时此刻努力为自己负责。

每天都满脑子鬼点子。希望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第一次。拥有不内耗的更丰富多彩的人生。

多些与自己的对话。

经历了暴风骤雨的出行和疲惫,虽然我自己觉得表现和状态都还不错,但实际情况和身边人的反馈好像与此大相径庭。于是就又哭唧唧的情绪不受控制,变成了不那么懂事的未成年人的样子。

于是第101次的决定主动做点事情支棱起来,从多记录开始。比如今晚难得在家里开火煮了鲜牛肉火锅,清爽、新鲜又美味,并且吃完后毫无负担,自我评价还是非常有大厨天赋的,连调的酱油蚝油辣椒圈小青柠蘸汁都如此充满灵魂。就从明天开始咯,早早起来,洗澡、看书、拉伸,再燃根香,开启有些些活力的一天。

然后也不准备大声告诉周围的人我又开始了。也不是怕被嘲笑(好吧可能有点)更多的似乎是觉得自己跟自己的约定也同样拥有力量。我还是觉得敢于开始是重要的,开始本身也是需要能量的。

明天的小计划:
1、久违的走路上班下班(好吧,车被我下地库蹭了还没修好)
2、琢磨一下口播的agent(心理学相关的)
3、16:8饮食+多喝水

匆匆忙忙的家乡。

好像每次回来家乡都伴随着爸爸的生病。

2020年冬天突然摔断了手腕,2023年秋天新冠肺炎高烧白肺,2025年夏天右腿无力重新住院调整血糖。其实说到父母的健康,可能是内心最最不敢面对的软肋,有一百一千种逃避的方式但似乎自己也知道终究都要面对。回顾这一路走来也会觉得很懊恼羞愧,没有能够有效的帮助父母在更年轻更健康的年纪学会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是自己太任性了,一直沉浸在自我满足的臆想中,没能切实的解决问题。

不过就跟我自己去学习课程一样,现在开始永远已经是未来中的最早一刻了,也别无他选。也许勇敢面对也不是个坏事情,经历挫折,心生畏惧,才能对行动有切实可行的帮助。见识到不同的医生和专家,每次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我自己也可以说是有收获的。可能我确实还有我可以改变的事,以及万般依赖我、毫无保留信任我的人。

已经很久没有在30多度的盛夏三伏天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就任由汗流了。如果确实没什么着急要做的事情,好像也不必非要彻底的凉下来呢。就流流汗然后冲个凉,心平静下来可能偶尔就能感受到一丝凉风,但吃了些热乎的食物又一下子湿透,觉得好像回到了某种更加本能的状态。在感受人热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某种爽快。

此时此刻在回京的高铁上。想到了新学习的课程的同学们在结交新朋友、建立新圈子,也提醒自己不要错过。高兴的事儿是回家外卖吃到了”真不同”的金丝卷和素鸡豆腐,还有炒粉和鸡汤干豆腐,最好吃的还是妈妈炖的豆角。人生还挺长的,希望下次回来能多待待。

这该死的好胜心。

1、课业有点繁重。

在学习的群里看到竟然有听线上课时长的排名,然后就莫名的好胜心爆棚开始猛听课,一天的时间就进了top10,因为排名是实时的,让人时不时就想刷新看一眼是否还在榜,反向就push自己更多的听课了。作为i人在需要开麦的环节还是窘迫的,不过幸好有团体、组织、朋辈的存在,人果然一部分是社会性动物,一些本能会被唤醒,集体的氛围也会让人体会到安全、积极和温暖。

这个学习本身的过程和感觉挺好的,知识的内容也是优质的,老师幽默有素养。找到了许久没有过的兴奋和满足(或许在学习上曾经就没咋体验过)。对未来还是有点懵,不过让自己暂时就停留在“有了个好开始”就不错的阶段,更多的focus在“就做好这个阶段的事儿”上,行动带来的满足远远大于胡思乱想和内耗。

2、她们都还在,只有我走了。

看了前司同事们的LinkedIn,感慨她们都还在,获得并守住了她们期待的position(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反观自己,是自己耐不住?还是其实并没有选择的余地。其实跟自己当时的心智、认知以及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都有关系。不能不说内心是有些遗憾的,但更多的是对勇敢向前看、勇敢走出一条新路的自己的肯定。在只能靠自己没有其他选项的条件下,已经很好了。

再想到前前司,就更感慨了,离职的时候有同事过来感谢,说我走了他终于晋升总监有望了。苦笑,真不知咋接。

告诉自己还是不要用幸存者自述的角度去看待事实,永远冷暖自知,而不必过分的自我贬低。也许在他们眼中,无论哪个阶段,我都是既有勇气又有能力做出选择、用脚投票的那个被羡慕的对象呢,谁又说的准。

一个小开始。

今日份的胡思乱想。

想起小时候谈的那场开始于早恋的恋爱。每次吵架或是要分手的时候最痛苦的,其实是自己袒露过的那些内心的脆弱、家境的窘迫和不为人知的共同成长会归零。然后很绝望的想,可能无法再找到同样的一个人,彼此喜欢,又了解那么多属于我们的秘密。

现在回想,才发觉也许是自己就从未真正的接纳自己,所以才很期待并珍惜被接纳和理解,甚至希望从别人处获取赞赏和认同。内心其实是非常敏感而自卑的。很怕被戳破。干脆不袒露给更多人。进一步考虑第一段10年的从学生谈到社会人的恋爱之后的人生旅程,还蛮多深层相似的经历的。害怕面对,索性跳过。此时此刻的我站在远处看年轻的我自己,会觉得真的是很幸运,如此任性和无所顾忌也没有走太大的弯路,至少没有到影响人生大走向的程度。而随时随地带着秘密生活,或者选择交换秘密以获取安全感的方式已经不再能让自己获得平静。

但确实认知觉醒和启蒙的很晚,走到现在,刚学完一个商科却更想开始探索自我,也许是命中注定吧,总归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没法在商业帝国发出太大光亮,也许能在这个漫漫长路是更加明确自己。那么就笨拙的开始吧,再晚今天也比明天早不是吗?

希望总归有一天能能坦然和轻松的生活下去,不用再思考如何解释当下的情境,释怀这份固步自封。期待这一天的发生。